首页 > 全部不适> 痛经
痛经
痛经
定义
中医认为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临床常见病。
西医妇科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者。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属于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继发性痛经常见于育龄期妇女。
症状及伴随症状
以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为主要症状,可伴有乳房胀痛、胸闷不适;或面色青白、肢冷畏寒;或平素带下多、色黄质稠有臭味、低热起伏、小便黄赤;或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或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等症状。
病因
情志内伤、饮食过于寒凉、外感寒湿之邪、气血亏虚、素体虚弱等均可以导致痛经,“不通则痛”、“不容则痛”。
一、情志内伤
女子以肝为先天,情绪刺激首先伤肝,情志不舒,进而肝郁气滞,气不足以运,气滞血瘀而痛经。
二、寒湿凝滞
因过食寒凉,或者经行期间感受寒湿之邪,寒邪入内,经血因寒而运行不畅,经期则“不通则痛”,出现痛经。
三、气血亏虚
大病久病之后气血大伤,冲任气血亏损,行经后气血愈虚,不能濡养冲任和子宫,“不容则痛”,故引起痛经。
四、外感湿热
经期、产后不慎感受湿热,滞留体内,与血相搏,流注冲任,蕴结胞中,气血失畅,导致痛经。
五、素体虚弱
禀赋虚弱,或多产房劳伤损,精血不足,经后血海空虚,冲任、子宫失于濡养,故痛经。
病机
一、发病
气候寒冷地区多见,青少年开始即可以发病,各年龄段女性均可见。
二、病位
病位在子宫和冲任。
三、病性
多以实证多见,但虚实夹杂亦常见。
四、病势
多由于情志不畅或外感寒邪、饮食生冷而发病,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五、病机转化
痛经多伴随月经周期而发,又与经期和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状态有关。未行经时,由于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不足以引起冲任、子宫气血瘀滞或不足,故平时不发生疼痛。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由盛实而骤虚,子宫、冲任气血变化较平时剧烈,容易受致病因素影响,加之体质因素,导致子宫、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或者失于濡养,不通或不容而痛。经净后子宫、气血渐复则疼痛渐止。但若病因未除,素体状况未改善,则下次月经来潮,疼痛又发作。
气滞血瘀时,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发为痛经。寒邪客于冲任,与血相搏,以致子宫、冲任气血失常,经前、经期下注冲任,子宫气血更加壅滞,发为痛经。湿热内蕴,与血相搏,流注冲任,蕴结胞中,气血失畅,发为痛经。气血虚弱,待经前或经期时,气血更加亏损,失于濡养。肾气亏损,精血不足,经后血海空虚,冲任、子宫失于濡养,发为痛经。总结起来就是“不通则痛”,“不容则痛”。
五脏之间皆可相互转化,一脏损伤,日久可累及他脏。起病时或实或虚,日久实邪可损伤正气,导致本虚;亦可因虚起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畅,因虚致实,最终可出现虚实夹杂证候。
辨证论治
首先应该根据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疼痛的程度辨虚实寒热。一般,经前或经行之初时疼痛,多属实;月经将净或经后始作痛,多属虚。痛在少腹一侧或双侧多属气滞,病在肝;痛在小腹正中常因为子宫瘀滞;痛及腰脊多属肾。隐痛、坠痛、喜揉喜按多属虚;掣痛、绞痛、灼痛、刺痛、拒按多属实。灼痛得热反剧属热,绞痛、冷痛得热减轻属寒。痛甚于胀,持续作痛属血瘀;胀甚于痛,时痛时止属气滞。
痛经以实证居多,而虚证较少,亦有病情的复杂变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夹杂,需要知常达变。治法常分两步: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控制缓解疼痛是目的;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标本急缓,主续有次进行分阶段调治。对子宫发育不良、畸形、异位等导致的经行腹痛,应当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临证时一定要结合月经期、量、色、质,伴随症状,舌、脉以及素体和病史进行分析。
一、气滞血瘀
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时减轻;乳房胀痛,胸闷不适;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肝失调达,冲任气血瘀滞,经血不利,不通则痛,故经前或经行期间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经行不畅,色黯有块,块下气血暂通而疼痛暂缓;肝郁气滞,经脉不利,故乳房胀痛,胸闷不适;舌紫黯,脉弦均属于气滞血瘀之征。
治宜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二、寒凝血瘀
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暗或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寒凝子宫、冲任,血行不畅,故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寒得热化,瘀滞暂通,故得热痛减;寒凝血瘀,冲任失调见月经推后,经色暗淡有块;寒邪内盛,阻遏阳气见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脉均为寒凝血瘀之征。
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三、湿热瘀阻
症见经前或经期的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素带下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湿热之邪侵犯子宫冲任,气血失畅,经前血海气血充盈,湿热与血互结壅滞不通,故腹痛拒按,痛连腰骶,有灼热感;湿热扰血,故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累及任带,则带下异常;湿热缠绵,故伴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均为湿热壅滞之征。
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四、气血虚弱
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或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气血不足,冲任虚损,经行之后,血海更虚,子宫、冲任失于濡养,故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痛痛,喜按,气虚下陷则空坠不适;气血两虚,血海未满而溢,故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均为气血虚弱之象。
治宜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五、肾气亏损
症见经期或经后 1~2 天内,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淡,量少质稀;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肾气虚损,冲任俱虚,精血本以不足,经行之后,血海更虚,子宫、冲任失养,故小腹绵绵作痛,外府不容则腰骶酸痛不适;精血亏少,阳气不足,故面色晦暗,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肾虚脑失所养,则见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舌脉均为肾气不足之象。
治宜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鉴别
应与发生在经期或于经期加重的内、外、妇各学科引起腹痛症状的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结肠炎、膀胱炎等进行鉴别。若患者有短暂停经史,又见腹痛、阴道流血,应与异位妊娠、胎动不安、堕胎等妊娠病鉴别。尤其是患者疼痛程度、部位、性质有别于既往经行时的情况,或扪及腹部有包块、肌紧张、反跳痛等征象时,更需谨慎,注意详查病史,结合妇科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作出诊断与鉴别。
一、急性阑尾炎
右下腹的持续性疼痛,多由上腹部转移至右下腹,伴恶心呕吐。查体可见右下腹的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实验室检查可有HCG阴性,血Hb正常、WBC升高。
二、卵巢囊肿蒂扭转
多由卵囊史,常于体位改变时下腹一侧突然发生剧痛,甚至痛至晕厥,伴恶心呕吐、体温升高。查体可扪及包块,有压痛,腹肌较紧张。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卵巢肿块边缘清晰,蒂部触痛明显。
预后转归
功能性痛经,经及时治疗,常能有效并痊愈;器质性痛经,虽病程缠绵,难获速效,辨证施治,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调护
注意经期、产后卫生,以减少痛经发生。患者经期保暖,避免受寒;保持心情愉快,则气机条达,经血通畅;注意调摄,慎勿为外邪所伤;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食物药物,忌服生冷之品,这些均有利于缓解疼痛,促进疾病早期向愈。
参考文献
[1]李童.痛经方证相应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李思佳.清代中医妇科典籍整理及痛经病诊疗特色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3]贾波区,中医治疗痛经病的证治规律研究[j].时珍国医,2009,02:482-483.
[4]刘敏如.有关痛经病机的辨证及讨论[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3,01:47-49.
[5]孙爱英.浅谈痛经病的治疗[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S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