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不适> 冻疮
冻疮
冻疮
定义
冻疮古称之为“涿”,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当时已记载有外洗、外敷、按摩等多种外治方法。隋《诸病源候论》称其为“冻疮”、“烂冻疮”和“冻烂肿疮”。临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冻疮为常见。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皮肤紫斑或起水疱、溃疡为主要表现。唐《备急千金要方•卒死第一》中第一次记载了用缓慢复温法救治全身性冻伤——冻僵的方法。
冻疮是一种人体遭受寒邪侵袭后,在末梢部位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疾病。本病易发于初冬、早春季节。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以儿童、青年妇女或末梢血循环不良者多见。好发于肢端、耳廓、鼻尖等末梢部位。皮损为局限性水肿性紫红斑,按之色退,去压后红色恢复,严重时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局部有肿胀感,暖热后瘙痒,溃烂后疼痛。
症状及伴随症状
以局部肿胀发凉、瘙痒、疼痛,皮肤紫斑或起水疱、溃疡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手足清冷;或疮面溃烂流脓、四周红肿色暗、发热口干;或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少华、疮面不敛;或四肢厥冷、感觉麻木、幻觉幻视、意识模糊、蜷卧嗜睡等症状。
病因
隋《诸病源候论》曰:“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壅涩,因即涿冻,焮赤疼痛,便成冻疮”外受寒邪,则经络阻塞,气血壅涩而成,轻者其伤浅,仅皮肤络脉气血凝滞,患部失去温煦,濡养而受损。重者,伤其深,肌肉,脉络气血凝涩不通,患处不得濡养,或暴冻着热,发生溃烂,甚者可损伤其筋骨。至明清,《外科启玄》提出冻疮的病因病机除寒冷外袭外,还与本身体质虚弱有关:“亦有元气弱之人,不奈其冷着有之。”
冻疮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寒冷,人体遭到严寒侵袭后,尤其是在潮湿、刮风、防寒设备不良、衣帽和鞋袜紧小、长时间不活动等情况下易发生。若平素气血衰弱、疲劳、饥饿、对寒冷敏感,亦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寒邪侵袭过久,耗伤元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集而成冻疮,重者肌肤坏死,骨脱筋连,甚则阳气绝于外,荣卫结涩,不复流通而死。
病机
一、发病
多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多见于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
二、病位
多在经络肌表发病。多与肝肾相关。
三、病性
初起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多因情志而起,亦有因体虚而起。起病后若不重视,日后可日渐加重。
四、病势
初起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证。遇寒加重,遇热得减。
五、病机转化
冻疮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寒冷,人体遭到严寒侵袭后,尤其是在潮湿、刮风、防寒设备不良、衣帽和鞋袜紧小、长时间不活动等情况下易发生。若平素气血衰弱、疲劳、饥饿、对寒冷敏感、亦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寒邪侵袭过久,耗伤元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集而成冻疮,重者肌肤坏死,骨脱筋连,甚则阳气绝于外,荣卫结涩,不复流通而死。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1. 寒凝血虚型
症见局部麻木冷痛,肤色青紫或暗红,肿胀结块或有水疱、发痒,手足清冷。舌淡苔白,脉沉或沉细。
正气不足,寒冷之气侵袭肌表,阳气不能四达,阳郁血凝,或寒邪侵袭过久,耗伤元气,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集所致。
治宜补气养血,散寒通脉。
2. 寒盛阳衰型
症见时时寒战,四肢厥冷,感觉麻木,幻觉幻视,意识模糊,蜷卧嗜睡,呼吸微弱,甚则神志不清。舌淡紫苔白,脉微欲绝。
正气不足,寒冷之气侵袭肌表,寒邪偏盛,阳气衰微所致。
治宜回阳就脱,散寒通脉。
3. 寒凝化热型
症见冻伤后局部坏死,疮面溃烂流脓,四周红肿色暗,疼痛加重伴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正气不足,寒冷之气侵袭肌表,郁遏阳气,阳气不能四达,阳郁化热所致。
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4. 气血两虚型
症见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少华,疮面不敛,疮周暗红,漫肿,麻木。脉细数或虚大无力。
脾主四肢,通过脾气的升清和散精作用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输送至人体的四肢。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布,则四肢营养不足。再者,脾主运化水谷,脾有对水谷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作用,若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出现形体消瘦。
治宜益气养血,温通经脉。
二、外治法
有涂擦法、熏洗法等。
冻疮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除与外界环境的寒冷有关,还与患者素体阳虚或气血不足,运行不畅等有关。治疗上大多医家主张内、外治结合,而又更注重外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益气血为治疗原则,多能收到理想的疗效。
冻疮的早期主要是外感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受损,不能温煦肢体,故感畏寒肢冷,寒性凝滞而致气血不行经络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感肢体疼痛,其病机重在“寒邪偏盛”。其治法是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重在“温通”;冻疮的中后期主要是正虚寒邪留恋脉络不行,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病机重在“正气虚弱”,其治法是益气扶正养血通脉,重在“扶正”。
鉴别
一、雁疮(寒冷型多形性红斑)
多发于春秋两季,以手、足、面部多见,皮损为圆形水肿性红斑,典型者呈特殊靶型皮损,常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
二、伤水疮(类丹毒)
多发生于屠宰业、渔业工人以及兽医、炊事员等,有手部刺伤或刀切伤病史;手部、手指和手背出现局限性深红或紫红色,肿胀疼痛,与寒冷无关,不对称,一般不会溃烂。
三、手足逆冷(雷诺病和雷诺现象)
因情绪紧张或接触寒冷刺激后引起肢端小动脉痉挛,以肢端皮肤苍白、继而发绀、再后潮红为特征。冷刺激试验阳性。
预后转归
局部性冻疮预后良好,多无后遗症。严重时可出现水疱等,破溃后形成溃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若失治误治,重者肌肤坏死,骨脱筋连,甚则阳气绝于外,荣卫结涩,不复流通而死。
调护
一、保暖防寒
衣服、鞋袜要穿暖和,大小合适,并保持干燥,避免潮湿,过紧。改善工作环境,不要让肢体长时间接触冷水。外出时要带好防寒帽、围巾、手套加以防护。面部暴露部位应经常用护肤霜加以保护。
二、锻炼身体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 国内外更多的研究表明,耐寒锻炼对防止冻疮复发是有效的。耐寒锻炼有局部耐寒锻炼及全身耐寒锻炼。
1. 体育锻炼
包括长跑、体操、球类和器械体操等,以长跑最可行。锻炼时应减少着装,在感觉轻微寒冷的条件下进行,但应防止耳郭、面部等暴露部位受冻。
2. 冷水锻炼
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从秋季或入冬时开始,在早晨洗漱和晚间自由活动时,用 5℃泡手10min,2~4 周后可明显改善外周血管功能,减轻冷痛反应,提高手在寒冷条件下的操作能力和抗寒能力;之后仍应坚持以冷水洗手、洗脸。
三、经常按摩
经常搓手,活动手脚。按摩易生冻疮处,以促进血液循环。经常用冷水、热水交替洗手脸,以改善毛细血管舒缩功能;也可以用生姜轻轻摩擦,增强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或减少复发。
四、加强防护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特别要注意保暖,可适当吃一些防寒保暖的食物,如狗肉、羊肉、牛肉、公鸡肉、辣椒、川椒、生姜、大蒜等或姜糖茶等热饮。
对以往有冻疮病史者,可对易受冻部位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保护皮肤,如冻疮膏、貂油等。每晚睡前用温热水泡手脚,可促进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王世军,庞嘉言.中医药治疗冻疮进展[J].河南中医,2006,26(3):85
[2]万海栋,周超,熊冬兰,胡玲,刘刚成.中医对冻疮的辨证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0,6(6):52
[3]鲍丽丽.冻疮的中西药治疗近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3):54
[4]吴春燕,李永海.辨证施治治愈冻疮1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9)
[5]曾伟.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冻疮[J].黑龙江中医药,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