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不适> 肠炎
肠炎
肠炎
定义
肠炎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导致寒湿、湿热等邪气壅滞肠中,与肠中气血搏结,化腐成脓而形成的病证。
症状
1. 腹部症状
1)腹泻:血性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主要的症状,粪中含血、脓和黏液。轻者每日 2~4 次,严重者可达 10~30 次,呈血水样;克罗恩病腹泻为常见症状,多数每日大便 2~6 次,糊状或水样,一般无脓血或黏液,与溃疡性结肠炎相比,便血量少,鲜血色少。
2)腹痛:溃疡性结肠炎常为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疼痛后可有便意,排便后疼痛暂时缓解。绝大多数克罗恩病均有腹痛,性质多为隐痛、阵发性加重或反复发作,部分以右下腹多见,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其次为脐周或全腹痛。
3)里急后重:因直肠炎症刺激所致。
4)腹块:部分克罗恩病可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因肠粘连、肠壁和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所致,内瘘形成以及腹内脓肿等均可引起腹块。
2. 全身症状
1)贫血:常有轻度贫血,疾病急性爆发时因大量出血,致严重贫血。
2)发热:急性重症患者有发热伴全身毒血症状,1/3 克罗恩病患者可有中等度热或低热,间歇出现,因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毒素吸收引起。
3)营养不良:因肠道吸收障碍和消耗过多,常引起患者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年幼患者伴有生长受阻表现。
病因病机
一、感受外邪
外感湿热、寒湿、暑湿之邪,湿热蕴藉肠腑,寒湿凝结于肠,暑湿交争肠胃,导致浊邪壅塞肠中,大肠传导失司,肠中糟粕与浊邪蕴结,壅滞气血,损伤血络,化腐成脓。
二、饮食不节
过食生冷辛辣、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主运化水湿,脾胃运化失职,湿邪内生,湿热或寒湿之邪蕴于肠腑,导致大肠传导失司,浊邪与气血相搏结,损伤血络,气凝血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
三、情志不遂
肝喜条达,脾主运化,情志过极,肝郁乘脾,脾失运化,湿滞肠腑,损伤血络,化腐成脓。
四、劳倦过度
劳倦过度,损伤脾阳,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失运,水湿内生,湿邪壅滞肠中,与肠中气血相搏结,败化为脓血。
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感受湿热或饮食所伤或情志不畅或劳倦过度致脾气受损,湿从内生,湿滞日久,多从热化,湿热薰蒸,壅滞肠间,传导失司,与气血相搏结,损伤血络,气凝血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日久渐波及于肾,脾肾两虚,正虚邪恋,缠绵难愈。
中医治疗
多年来,中医药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大量的文献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尤以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目前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几种思路:中药内治法,包括辨证论治、专方专治、分阶段治;中医保留灌肠治疗;中药内治法和中医保留灌肠结合治疗;其他疗法,包括针灸、艾灸、穴位埋线、穴位贴敷、塞肛、磁疗等治疗。辨证论治分型如下:
1)湿热内蕴型:治以清热利湿,调和营卫。
2)脾胃虚弱型:治以健脾益气。
3)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肾健脾。
4)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
5)阴血亏虚型:治以养阴清热,益气固肠。
6)气滞血瘀型:治以行气活血,佐以健脾益气。
名老中医经验
一、张东岳
张东岳教授认为,脾虚湿盛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重要因素,湿邪困脾,运化失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盛则濡泄“,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滞血瘀,腐败化为脓血,久病及肾,脾肾两虚,虚实夹杂。本病初起以脾虚夹湿为主,进一步发展出现湿热蕴结大肠,损伤阳气,导致寒湿内停,并及于肾。湿邪、气滞、脾虚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概括总结张东岳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之法有如下五种:
1. 健脾补气,和胃渗湿
饮食不节,久病体弱,脾胃虚弱,湿邪易困脾土,运化不利,失于升清降浊,水湿混杂而下。症见大便溏泄,有少量粘液或脓血,反复发作,饮食减少,脘腹胀闷,面色萎黄,懒言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化湿为原则,自拟肠健平方,在参苓白术散基础上加用乌药、马齿苋、五味子三味,以加强健脾化湿止泄之功。乌药顺气开郁,驱寒止痛;马齿苋性味酸寒,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擅治热痢脓血;五味子养五脏,暖水脏,补元气,生津液,润肺,补肾止泻痢。
2. 清热利湿,调气化滞
脾虚失运,湿邪困于中焦,初期易从热化,下迫大肠,见泄泻,粘液脓血便,气味臭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刘河间《医学六书》:“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宜清热解毒,调和气血。
3. 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久病之后,损伤肾阳,脾失温煦,运化失司,完谷不化,与脓血杂下。症见五更泄泻,夹带脓血,脐腹作痛,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弱。宜温肾固涩。
4. 柔肝健脾,止泻止痛
忧思抑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升降失职,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故每腹泻前有情绪诱因,腹痛即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泻后痛减,平素有胸胁胀闷,嗳气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宜柔肝健脾,调气活血,止泻止痛。
5. 益气健脾,养血化滞
便血日久,气随血脱,失于固摄,兼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日渐衰少,见便血反复不愈,血色暗红或淡红,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夜寐多梦,舌淡脉弱。宜益气健脾,养血和血,佐以化滞。
上述五法,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辨证准确,灵活运用。本病初起多为实证热证,治疗宜祛邪为主,如清热利湿,调气化滞,忌用收涩之品;日久虚实夹杂,宜攻补兼施。《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本病要始终照顾脾胃,祛除湿邪,但不宜过用攻伐之品。张东岳教授每在处方时酌用白头翁、马齿苋、白及、地榆之类,以清肠中湿热,敛疮生肌。
二、董建华
董建华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同时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当以调肝健脾、清利湿热、导滞活血、温肾暖脾涩肠等法,并依据具体情况灵活化裁,取效颇捷。
三、刘渡舟
刘渡舟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乃寒热错杂之证,上热下寒,寒热阻拒,阴阳不交,影响胃肠的消化传导功能而见此证。提出以黄连汤加减治疗,清上热,温下寒,交通上下阴阳。
西方医学
定义
肠炎(炎症性肠病)为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甚至粘液脓血便。本病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我国肠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
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免疫和感染等因素。
1. 环境因素
近几十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这一现象首先出现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北美、北欧,继而是西欧、南欧,最近才是日本、南美。这一现象反映了环境因素微妙但却重要的变化,如饮食、吸烟或暴露于其他尚不明确的因素。
2. 遗传因素
本病发病率在种族间有明显差异,白种人发病率高,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单卵双胎可同时发病。
3. 免疫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较多,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防治肠炎重中之重。
4. 感染因素
因本病病理变化、临床变现与细菌性痢疾非常相似,在某些患者的粪便中可培养出细菌,且部分患者应用抗生素有效,因而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但至今未找到某一种特异微生物病原与本病有恒定的关系,认为病原微生物乃至食物抗原可能是本病的非特异性促发因素。
5. 精神因素
与精神障碍相关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引发消化道运动功能亢进、平滑肌痉挛、血管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肠壁炎症及溃疡形成。临床上可见本病因紧张、劳累而诱发加重,且患者常有精神紧张和焦虑表现。精神因素可诱使本病发作,也可以是本病反复发作的继发表现。
6. 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可引起结肠、直肠炎,约2/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反复或加重与饮食不当有关。
发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属于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现代科学对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两项:
1)遗传因素对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影响
通过统计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而患者的配偶发病率不增加。瑞典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克罗恩病发病率单卵双胞显着高于双卵双胞。已有大量关于炎症性肠病相关基因的报道: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HLA等位基因以及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上,但报道的结果不一,主要可能与不同种族、人群遗传背景有关;近年对基因组进行定位克隆,在炎症性肠病家族的大样本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的易感点位于第 3、7、12、16 号染色体上,有关研究尚在深入进行中。现普遍认为,炎症性肠病不仅是多基因病,而且也是遗传异质性疾病(不同人由不同基因引起),患者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由于遗传易感而发病。
2)感染因素微生物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受到重视,但至今尚未找到某一特异微生物病原与炎症性肠病有恒定关系。有研究认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及麻疹病毒与克罗恩病有关,但证据尚缺乏说服力。近年关于微生物致病性的另一种观点正日益受到重视,这一观点认为炎症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是针对自身正常肠道菌丛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有两方面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一方面来自炎症性肠病的动物模型,用转基因或敲除基因方法造成免疫缺陷的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在肠道无菌环境下不会发生肠道炎症,但如重新恢复肠道正常菌丛状态,则出现肠道炎症。
3)免疫因素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各因素的具体作用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治疗
1. 一般治疗
强调饮食调理和营养补充,给予高营养少渣饮食。适当给予叶酸、维生素 B12 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腹痛腹泻必要时可给予抗胆碱药或止泻药,合并感染者静脉途径给予广谱抗生素。
2. 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控制轻、中型患者活动性有一定疗效,主要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者。
2)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适用于本病活动期。活动性强的可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或免疫抑制剂。
3)免疫抑制剂: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或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期患者,加用此类药物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甚至停用。
3.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并发完全性肠梗阻,瘘管与脓肿形成,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量出血。
调护
1. 注意休息
轻症者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防止劳累;重症者应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以减少肠蠕动,减轻腹泻、腹痛症状。
2. 调节饮食
病人应食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含营养的食物。一般为高热量、高蛋白、低渣饮食,以利于吸收,减轻对肠黏膜的刺激,供给足够的热量,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急性发展期病人应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冷饮、水果等,减轻黏膜的炎症,防止肠出血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应禁食,按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利于炎症减轻。定期对病人进行营养状况监测,以了解营养改善状况。
3. 调畅情志
由于病因不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给病人带来痛苦,尤其是排便次数的增加,给病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困扰,易产生自卑、忧虑,甚至恐惧心理。应指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稳定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及家属认识病人的实际健康状态,明确精神因素可成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发和加重因素,使病人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疾病,缓解焦虑、恐惧心理。
4. 规律服药
应坚持治疗,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病人应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如疲乏、头痛、发热、手脚发麻、排尿不畅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耽搁病情。
参考文献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39-645.
[2]熊旭东.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8-191
[3]周艳阳.张东岳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经验[J].中医药报,2011,26(156):556-557
[4]吕永慧.炎症性肠病的中医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5):457-459
[5]谢睿,李全朋.炎症性肠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2):206-209
[6]徐梦莹,宋丽君.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7):552-556